• 今天是:2025年05月08日  星期四
  • 欢迎来到湖北毕业生就业网!
  • 官方微信
  1. 首页
  2. >
  3. 高校动态
  4. >
  5. 详情

大学生团队如何守护万人安全?揭秘王者荣耀音乐节的“AI空中护卫”

分享至:
2025年05月07日     浏览:216 次      来源: 湖北毕业生就业网

——湖北工程学院大学生团队用无人机技术护航全国电竞赛事

通讯员:彭义虎  吴舒展  审核:胡涵  陈玲

2025年5月3日至4日,王者荣耀音乐节在万人狂欢中落幕。来自湖北工程学院“云擎科技”团队的大学生们,凭借“AI+技术方案+多设备协同”人机安防系统,为活动筑牢低空安全屏障:累计识别处理50余个低空目标,精准驱离“黑飞”无人机15架、30余次,实现“零漏判、零误伤”,以“湖工智慧”为大型赛事安全保障提供了高校产教融合的创新范本。

 

 image.png

学科竞赛催生创新萌芽 产教融合赋能成果转化

故事始于2024年“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湖北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无人机兴趣小组在调研中发现,传统无人机安防设备存在技术迭代滞后、误判率高、部署成本昂贵等痛点,遂提出研发轻量化无人机安防系统的构想。学校迅速将项目纳入“产教融合重点培育计划”,开放200小时实验室资源,配备行业专家与校内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团队,支持学生从理论研究走向技术落地。

image.png

”从代码编写到设备调试,从方案优化到校企对接,学校为我们搭建了全链条实践平台。”团队成员汪小燕回忆,2024年随校领导赴武汉光谷“访企拓岗”时,校方牵线促成与宇测科技、鸿鹏智行等企业的技术合作,推动团队在反制雷达调试、频谱监测算法优化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经过一年打磨,团队构建起“侦测-识别-驱离”全流程闭环解决方案,掌握了无人机身份识别、轨迹追踪、定向驱离等核心技术,实现从“竞赛作品”到“实战装备”的蜕变。

软硬协同突破技术瓶颈 智能安防彰显科技力量


image.png

相较于传统安防方案,  “云擎”系统的核心优势在于“软硬结合”的技术创新:硬件层面,通过云计算与多设备协同,将无人机划分为“合作型”与“非合作型”分类管理。针对备案合规无人机,实时上传身份信息至云端数据库,实现飞行路径动态导航;针对“黑飞”目标,依托反制雷达与频谱监测设备,实时捕捉高度、轨迹等数据,同步共享至公安管理平台,构建“技术预警+人工处置”的立体化安防网络。软件层面,通过“群聊报备”智能监管机制,要求所有飞行任务在指定平台实时报备用途、区域等信息,既提升合规飞行效率,又为AI算法提供数据支撑。团队核心成员张乔峰展示后台数据时介绍:“雷达与频谱双重侦测锁定目标后,AI系统10秒内完成‘敌我识别’,3-4名技术人员即可承担传统方案10人团队的工作量,真正实现‘技术替人’。”

把课堂搬到赛事现场 青春力量守护城市安全

赛事期间,团队主动向主办方无偿提供技术方案,用实际行动诠释高校学子的社会担当。“比起商业价值,我们更珍惜服务万人级活动的实战机会。”张乔峰的话语,折射出学校“以赛促学、以用促创”的双创教育理念——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真题真做”,在解决复杂问题中提升能力。

“项目是产教融合的缩影,学生不仅掌握了无人机反制技术,更在与企业、政府部门的协作中培养了沟通能力与责任意识。”团队指导教师表示,学校正以该项目为起点,推动“无人机+智能AI+大数据”技术向低空经济监测、智慧城市管理等领域延伸,探索“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路径。

当平均年龄21岁的团队成员操控设备守护万人安全时,他们书写的不仅是科技护航的案例,更是高校实践育人的生动注脚。从实验室到赛事现场,从兴趣小组到技术骨干,湖北工程学院的实践证明:产教融合的沃土能够培育创新之花,青年学子的科技梦想终将在服务社会中结出硕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