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党委书记覃道明带队赴湘黔 开展“寒假暖心行动”
“老师们真的来了,这都过了腊八,又是山里头,我们还以为娃儿在说梦话呢!”“感谢老师们为我提供CSDN贵阳公司的招聘信息,有校友身份的加持,让我更有成功求职的自信。”“母校老师来单位看望我们,太感动了,我一定要多回江大,见见恩师、逛逛校园。”“党委书记不远千里带队到贵州,给困难学生送温暖、为毕业生找岗位、为校政校企合作亲临一线,让我们非常感动,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2024年1月28日至2月1日,为积极用好新春佳节“窗口期”,在强化服务、精准施策、重点帮扶“一对一”上下功夫,助力毕业生就业圆梦,江汉大学党委书记覃道明带领学校办公室、社会合作处、校团委及招生就业处一行7人赴湖南、贵州开展促就业“寒假暖心行动”。
暖心:就业服务不断线
放寒假了,5017名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学校放不下的牵挂。覃书记一行来到遵义,走访了2024届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为他们送上了装着就业月历、《求职指南》、就业帮扶金等物品的过年暖心礼包。
接过红红火火的礼包,听着老师们爱生心切的叮咛,张宏的眼眶红了,语气却十分坚定:“在校期间,我担任班长、延安精神研究会会长,个人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所以我对自己找工作还是很有信心的。”覃书记听了张宏同学的讲述,肯定了他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勉励他不仅要自己做好规划就好业,还要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继续发扬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优秀的品质和上进的精神传递到同学中去。
上学了老师还家访,看来把丫头送到江汉大学,我们选对啰!”周凯旋同学的父亲对孩子能够就读江汉大学,流露出满心骄傲。“放心”也是此次暖心行动中,学生家长表达词频最高的话。懂事的周凯旋在大理打寒假工,补贴家用的同时也丰富实践经历。通过远程视频连线,她感谢学校千里送就业岗位上门,也表示会向优秀校友学习,用专业知识回报社会。覃书记表扬她利用寒假打工体验职场生活,减轻家庭负担;叮嘱她在外要注意安全,遇到问题及时向学校反映,学校永远是江大学子们最坚强的后盾。
走访一行来到袁静静同学家,与袁静静及其家人进行了亲切交流。“公务员考试竞争很激烈,但我还是想全力以赴。”袁静静说她正在利用寒假,在家复习准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考试,报名了学校组织的公职类培训公益课程。覃书记鼓励她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为目标努力拼搏。
贴心:双向奔赴不停歇
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和最长久的牵挂,有校友足迹的地方就是学校工作开展的地方。覃书记一行来到CSDN长沙总部访企拓岗、看望校友,与校友亲切交流,共叙校友情,共谋促发展。 2009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校友、CSDN首席技术官陈玉龙,以及他的同班同学、CSDN市场总监戴冬梅,2008届音乐表演专业校友、蕉橙传媒市场总监黄建等参加了交流活动。
交流流会上,覃书记首先充分肯定了校友在学校人才培养中所作出的贡献。他指出,校友与母校在产学研、创新创业、毕业生就业等方面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为学生创新实践搭建了平台,为校友与母校的双向奔赴树立了标杆;校友在各自领域中敢闯、敢创、敢干,发展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为母校赢得了广泛赞誉。随后,他向与会校友介绍了学校近年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校园建设等方面取得的发展成就情况。他表示,学校正在抢抓湖北省双一流高校建设机遇,加快创建国内一流学科,希望校友们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的发展,给学弟学妹们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指导。他强调,一入江大门,一生江大人。校友的脚步走到哪里,学校的工作就做到哪里。未来学校将继续关注关心校友的发展,母校永远是校友的家,欢迎校友常回家看看。
真心:校地合作“零”距离
坚持以实地走访为主,“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是学校开展就业工作的“源头活水”。覃书记一行在贵阳,走访了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与贵阳市人民政府、市教育局、市人社局、贵阳康养职业大学等单位和高校开展了座谈活动。
贵阳市政府相关领导出席座谈会并对覃书记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的欢迎。他希望贵阳市的高校学习江汉大学送就业岗位到学生家中、把就业服务暖到家长心中的做法,让“立德树人”工作落地生根,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贵阳市教育局、人社局、市属高校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覃书记介绍了此次贵州之行的目的,对贵州输送优质生源到江汉大学表示了诚挚的谢意,对贵州吸纳优秀毕业生就业发出了真诚的邀请,并向与会人员推介了江汉大学的办学历史、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发展规划等情况。
双方在交流中,初步就我校与贵阳市教育局长期合作交流,贵阳企业来校招聘毕业生等事宜达成合作意向。
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打造从招生入口到就业出口全生命周期成长成才服务体系。此次湘黔之行通过慰问学生、探访校友、访企拓岗、洽谈校政合作,旨在进一步检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落实学生就业“民生之本”,更好肩负起服务社会发展责任,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社会合作处、校团委、招就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