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 欢迎来到湖北毕业生就业网!
  • 官方微信
  1. 首页
  2. >
  3. 高校动态
  4. >
  5. 详情

第七届长江学子:湖北文理学院郑仕洲

分享至:
2021年07月13日     浏览:3358 次      来源: 湖北毕业生就业网

1郑仕洲-工作照.png

郑仕洲

中共党员,2017年毕业于湖北文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校期间担任学院学生会秘书长、校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及“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2016年,他加入学校第三批“格桑花”支教队,在西藏山南琼结中学支教半年,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到西藏,扎根在平均海拔4300多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生命禁区”的阿里地区,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2018年,被抽调至阿里地区生态环境局挂职锻炼,积极参与当地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因工作突出,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称号。




一路向西  扎根边疆

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的光芒

郑仕洲,湖北襄阳人,1993年12月生,中共党员,2017年毕业于湖北文理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在校期间担任学院学生会秘书长、校学生会副主席等职务,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及“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称号。从校园到讲台,从学生到老师再到公务员,他一路向西,最终扎根在平均海拔4300多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生命禁区”的西藏阿里地区。2016年,他加入学校第三批“格桑花”支教队,在西藏山南琼结中学支教半年,毕业后毅然选择到西藏阿里工作,成为一名乡镇公务员。2018年,被抽调至阿里地区生态环境局挂职锻炼,积极参与当地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因工作突出,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称号。

一、大学期间,他志存高远 笃行勤学

郑仕洲出生在湖北襄阳的偏远山村,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湖北文理学院。大学期间,他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课堂上,他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以优异的成绩完成本科学习。课堂外,他潜心钻研,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积极发表专业学术论文。

在学习之余,郑仕洲热心公益,乐于为学生服务,主动参与学生工作。在担任建筑工程学院学生会秘书长期间,他处处身先士卒,事事率先垂范,动口也动手,积极协助学院老师开展各项学生活动,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校学生会工作期间,他勇于创新,积极筹建学校大学生艺术团,成功组织学校各类大型晚会、科技竞赛等活动,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他也多次获得各类奖学金及“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二、临近毕业,他主动请缨 赴藏支教

2016年3月,正值大三的郑仕洲毅然选择前往条件艰苦的西藏山南琼结中学支教。初到西藏琼结,下着大雪,头痛、胸闷、呼吸困难等一系列高原反应让郑仕洲很不适应。一边努力克服高原环境带来的不适,一边迅速投入到教学工作中。郑仕洲主要负责七年级两个班的英语教学。刚开始上课,他就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孩子们上课不主动回答问题,原以为是孩子们的英语基础比较差,后来才明白,是孩子们的普通话说不好,听不明白授课内容。于是在课堂上,他特意放慢说话的语速,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课程内容;在课堂外,他通过聊天的方式,不断提高孩子们普通话水平,经过不断的努力,课堂活跃了起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所带班级在期末考试中分别取得平均分年级第一和第三的成绩,七年级英语成绩平均分比接手时提高近20分。他的支教事迹被湖北省多家媒体争先报道。

三、大学毕业,他再上高原 绽放青春

受支教经历的影响,毕业后,他放弃了内地待遇优厚的工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前往西藏最艰苦,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生命禁区”的阿里地区工作。他一边克服高原反应,一边认真学习和查阅近几年的乡镇工作资料,主动参与到各项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乡镇工作经验,在短时间内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难,适应了工作节奏。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出色地完成了乡政府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得到了同事的认可和接纳,成了乡镇里大家口中的 “优秀人才”,他自己也更加成熟、立场更加坚定、能力更加突出、视野更加广阔,完成了从一名高校学生到一名基层公务员的完美转身。

2018年5月,因工作突出,他被抽调至阿里地区生态环境局挂职。为了弥补专业上的不足,他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学习了十余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在日常工作中,他一如既往地秉持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对项目建设单位报送的资料,认真细致地审核把关,深入对照相关技术规范,确保每个项目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境保护要求。对前来办理业务的农牧民群众,则当成自己的家人一样对待,“马上办、立即办、一次性办”是他的工作原则。在挂职锻炼期间,他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一致好评,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党员”,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四、抗疫期间,他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后,郑仕洲第一时间加入防疫队伍,任劳任怨,连续90天不离岗。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在新疆喀什地区疫情暴发的那段时间里,因为阿里到喀什的路线是地区重要的物资保供路线和旅游路线,不少货车司机和旅游人员途径喀什必过阿里,看着桌上堆着半米高的人员信息统计表,他没有抱怨,和参与疫情防控的同事们吃住都在办公室解决,每天拨打几百个电话,做几百份记录,同样的话重复几百遍,逐一核实他们的位置,讲解最新的疫情防控政策,督促他们尽快去做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争分夺秒,吃饭时间都严格控制在五分钟以内,睡眠严重不足导致声音沙哑,喉咙发炎……但他却没有抱怨一句,始终坚信早一分钟打完电话,地区疫情传播的风险就少一分。事后一位新疆到阿里往返的货车司机专门打电话感激地说:“太感谢你前几天电话通知我们做核酸检测了,我们在路上信息不通畅,要不是你的提醒,我们可能就要耽误不少时间了,我们开大货车时间耽误不起,现在准备离开阿里回新疆了,回去之后就安心在家待着,你是党的好干部、好同志,谢谢你们”。寥寥数语,饱含了感谢和激励,也是郑仕洲在疫情防控中,不断鞭策自己,再苦再累也坚持下来的原因。

五、脱贫攻坚,他咬定目标 脚踏实地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郑仕洲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自2018年确定帮扶对象后,他几乎每天都要去帮扶对象玉措老人的家。“5+2”“白+黑”成为工作常态,用真心扶贫,用真情扶真困,个人累计投入帮扶资金5000元,并通过提供政策支持、推荐扶贫岗位等措施,改善了玉措老人一家生活条件,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进了藏族同胞家里,融化了原来的消极和躲避,让玉措老人一家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所有的困难背后他没有过一句怨言,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基层第一线的扶贫人员,能够全心全意为群众脱贫致富贡献力量,才是基层干部最大的意义和快乐。

截至目前,郑仕洲已经在阿里地区工作了四年。他说:“我已经把自己最好青春时光留在了阿里,今后也必将继续扎根雪域高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缺氧不缺精神’的殷切嘱托,发扬‘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和‘格桑花精神’,立足本职工作,为阿里的建设事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