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唤友:执着探索,在学术的海洋里遨游
柴唤友 汉族,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0届博士毕业生。在校期间,刻苦钻研,科研成绩优异,共计发表SSCI1区论文3篇,CSSCI论文15篇,国内外会议论文9篇;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一项。参与在线学习论坛原型设计工作,负责高考U选APP游戏化测评原型设计工作。 |
柴唤友,汉族,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0届博士毕业生。2010年9月至2017年6月,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心理学院就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刻苦钻研,科研成绩优异,共计发表SSCI1区论文3篇,CSSCI论文15篇,国内外会议论文9篇;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优秀研究生标兵、优秀毕业生荣誉称号。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项,主持华中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项目一项。参与在线学习论坛原型设计工作,负责高考U选APP游戏化测评原型设计工作。
意外的决定:我要做科研
2010年9月,怀揣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以及对未来人生的无限向往,柴唤友进入了华中师范大学。来自大别山南麓农村的他,刚开始只想着早日毕业然后尽快工作,从未想过自己会与科研所有“瓜葛”。只是在大二下学期时,一个偶然的契机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那时,学校为了提升全体本科生的科研热情并助力科研实践活动的实现,以学院为单位组织了“大学生科研项目”申请活动。最开始,柴唤友并未对该活动产生多大兴趣,只是偶尔从其他同学的闲谈中听到只言片语。渐渐地,听得多了,他便有些心动了,想要去一探究竟。但同时,他又有些担心,怕自己能力不够,无法胜任之后的各项具体任务。犹豫不决之时,柴唤友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了一位学院老师,想咨询一下意见。那位老师说的一句话至今仍让柴唤友印象深刻“没有谁天生适合干什么职业。都是一步步摸索、积累,用经验浇灌出来的。”在那位老师的激励下,柴唤友全身心投入到了科研团队建设、文献查阅、选题确定等工作之中。后来,他和他的科研小团队成功申请到了科研项目经费资助。在余下的两年本科时光里,柴唤友和其团队成员深入开展了围绕科研选题的科研实践活动,并完成了最终的科研结项报告。虽然最终的结项论文未能得到发表,但柴唤友切切实实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为后续科研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执着耕耘:终于有所小成
大学毕业后,柴唤友留在原学院继续攻读学业硕士学位。因为有本科时的一些科研经验积累,他在硕士阶段的科研工作上显得驾轻就熟,省去了许多适应和摸索的时间。硕士毕业之际,因为对心理学、教育学和计算机学的交叉研究感兴趣,他申请了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简称工程中心)教育信息技术专业的博士研究生。非常幸运,他的申请得到了批准。然而,刚开始他在工程中心的科研之路并不顺利,信心满满提交的研究计划书总是达不到导师的预期。那时的他,不免对博士科研之路有所彷徨,有所担忧,但更多的是执着与坚定。他坚信,苦心人,天不负,只要肯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
在导师的指导和建议下,柴唤友暂时抛却了原先的科研计划书,转而将全部精力放在了专业文献的查找与阅读上。同时,他也重点关注且学习了交叉学科中的相关数据收集及分析方法,期待可以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解决专业研究方向中的焦点问题。最后,经过和导师的多次商量,他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真正踏进了所在专业的门槛。而后的时间,他便借助交叉学科研究方法的利器在自己选定的研究方向上执着耕耘,一步步,从最初的研究设计确定、研究数据收集与分析,再到最后的论文写作及投稿,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艰苦沉淀,终于小有成就,发表了数篇高水平期刊论文。
值得一提的是,柴唤友除了醉心于科研外,还在导师的推荐下参与了武汉华大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高考U选APP中游戏化测评项目和在线学习论坛项目的原型设计工作。目前,高考U选APP的用户规模已达到20万人次,累计推荐了416万张志愿表。
往后时光:与学术共舞
再有不到半年的时间,柴唤友便要从华师工程中心毕业。接下来的求学时光,他会专注于博士毕业论文,在已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深耕细作,力求交上一份完美的毕业答卷。同时,他也在着手求职事宜,从查找招聘信息、投递简历,再到面试,力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岗位。
展望未来,柴唤友谈到,他的目标岗位是在高校或者科研单位任职,这样他便可以继续从事他所喜爱的科研事业了。他希望能够在所在的专业领域内继续耕耘,为国家科研事业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